老子学院

老子学院 德道根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 主页 > 易学研究 >

易林逸象原本考

时间:2009-11-17 16:58来源:老子学院 作者:舍予 点击:
按:中华民族汉文字的产生要比易卦的产生晚近三千年。在伏羲时期用文字表达意思的方法估计还没有产生。何况 , 书不尽言 , 言不尽意 , 要想通神明之德 , 类万物之情 , 只用语言和文字是不能全面、完整、准确地表达清楚的。立象以尽意 , 设卦以尽情伪之易卦的表述方法便

 

按:中华民族汉文字的产生要比易卦的产生晚近三千年。在伏羲时期用文字表达意思的方法估计还没有产生。何况,“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要想“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只用语言和文字是不能全面、完整、准确地表达清楚的。“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之易卦的表述方法便由此而生,《德道经》曰“执大象,天下住。”以易象为工具,而明明其德,而尊道、论道、证道、合道,确实是我们祖先最伟大的发明。

《左传》记载:“韩宣子适鲁,观易象与鲁春秋曰:‘吾乃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周公之 德,由鲁春秋知之。周之所以王也,则有易象知之。其称《易》为《易象》,足征《易》之为书是以象为主的。《系辞传》也说:“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因为辞由象生,故《易》无象外之辞。《周易》的每一卦辞和每一爻辞,往往在几句话里有几种不同的内容,假若不依象以释辞,则奇奇怪怪,迷离惝恍,既不知其辞之所本,更不知其义之所由生。但是,《说卦传》所叙的象颇为简略,远远概括不了易卦中各种各样的象。为了使学易者了解,编者将陆续贴出易学史上各大家注疏的易象,供学习参考。

 本文选自《焦氏易林注》,作者尚秉和1870-1950),字节之,号石烟道人,晚号滋溪老人,学者称槐轩先生。河北省行唐县城西南滋河北岸伏流村人。晚清进士,著名易学家。博学善文,喜玩金石,工于绘事,精通中医,与易学造诣渊深。是象数派易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焦氏易林》为汉朝焦延寿所著,《焦氏易林注》是尚秉和对《焦氏易林》所作的注解。     

 

易林逸象,其与易有关,可以解经、并可以正易注之误者,其详皆在《焦氏易诂》中,凡百七十余象;其与易无关推广之象,尚不知其几千百,皆省而不录,录其有关者下注明其所本,以见此逸象仍原本于易,俾阅者不至再有疑惑。    

乾逸象    

为日、《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彖》“大明终始”,大明即日。《晋》彖传“顺而丽乎大明”是。

河海、《同人》“利涉大川。”

山陵、《同人》“升其高陵。”

石、《说卦》“乾为玉。”

南、《同人》荀注:“乾舍于离,相与同居。”

虎、《文言》“风从虎”,“履虎尾。”

大川、见《同人》。    

坤逸象    

为水、《益》“利涉大川。”

江淮河海、鱼、《剥》“贯鱼。”

蛇《上系》“龙蛇之蛰。”

渊、《讼·彖传》“入于渊。”

云、《小过》“密云不雨。”

墟、《升》“虚邑。”

茅茹、《否》“拔茅连茹。”

逆、坤逆行。《乾凿度》“坤右行,阴时六。”

北、先天。

心、《益》九五“有孚惠心。”

志、《益》九五“大得志。”

忧、《泰》九三“勿恤。”《升彖》“勿恤。”

疾病、《复》“出入无疾”,《损》六四“损其疾。”

毒、《师》“以此毒天下。”

劳、坤役天下,故劳。

风、《文言》“风从虎。” 《内经》谓“风,士气所生。”

野、龙战于野。

郊、《小畜》“自我西郊。”郊用伏坤。

原、《比》“原筮,元永贞。”    

震逸象    

为武、《国语》“震,车也。”车有震武。

旗、左氏“火焚其旗。”以震为旗。

鸿、《渐》伏象。

隼、《解》上六“公用射隼。”

射、见上。《左传》“射其元。”皆以震为射。

南、《升》“南征吉。”《左传》“南国蹙。”

爵、《中孚》“我有好爵。”

樽、《坎》六四“樽酒。”

食、《颐》“自求口食。”

鹤、《中孚》“鹤鸣在阴。”

君、《归妹》六五“其君之袂。”

征伐、《谦》六五“利用侵伐,征不服。”

周、《文言》“反复道也”、“周而复始。”

姬、周姓。

瓮、《井》九二“瓮敝漏。”伏象。

胎、《屯》六二“十年不字。”字,妊娠也。震象。

舟船、《中孚》“乘木舟虚。”

飞翼、《明夷》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飞翼,皆指应爻震。

老夫、《大过》九二伏象。

商旅、《复传》“商旅不行。”

公、《解》“公用射隼。”

父、《蛊》六四“乾父之蛊。”初爻用伏。

口、《颐》“自求口食。”

羊、《大壮》、《归妹》上六皆曰“羊”。

神、帝出乎震。帝即神。

襦、《既济》“襦有衣。”襦、繻通。

缶、《比》初六“有孚盈缶。”言阳来出成震。

瓶、《井》“羸其瓶。”用伏。

辰、邵子以震为辰。本此。辰,时也。《损》、《益》皆曰“与时偕行。”皆以震故。

登、《明夷》“初登于天。”

狩、《明夷》“于南狩。”

乘、《解》“负且乘。”

华、《说卦》“震为旉。”乾宝云,华也。

羽翰、《贲》“白马翰如。”

发、《巽》“寡发。”巽反为震,故多毛。

袂、《归妹》“其君之袂。”

东北、先天位。

萌芽、《解》“百果草木皆甲坼。”又为反生。

箕子、《明夷》“箕子以之。”

孩子、《随》二“系小子。”《明夷》六五之箕子即孩子。

田、《师》“田有禽。”

山阴、《中孚》“鹤鸣在阴。”震,艮之反,故为山阴。

嘉、《随》五“孚于嘉。”

邻、《泰》六四、《谦》六五“以其邻。”

藩、《大壮》九三“羝羊触藩。”

斗、《丰》九四“日中见斗。”

福、《震》“恐致福也。”

虚、《归妹》“承虚筐也。”

岁年、为辰,故为岁年。《同人》“三岁不兴。”用伏。    

巽逸象    

为母、《小过》“遇其母。”《蛊》二“乾母之蛊。”

齐、《说卦》“齐乎巽。”

姜、齐姓,犹震为周,故为姬。《左传》“若异国必姜姓也。”以巽为姜。

少姜、少齐、《大过》“老夫得其女妻。”以巽为少。

陨落、《姤》五“有陨自天。”《左传》云“夫从风,风陨。”又“我落其实。”

豕、《姤》“羸豕,,踟蹰。”《井》“赢其瓶,中孚,豚鱼吉。”

豚、见上。

虫、《左传》“三虫为蛊”。故巽为虫。蚕、《大过》“栋桡。”虫,在下也。

腐、《剥》,烂也。

敝漏、《井》“瓮敝漏。”

隙、下断故有隙,漏之所由来也。

以上数象,于《易》所关至之巨,自此象失传,于是《大过》之“有它吝”,中孚“有它不燕”、《恒》之“田无禽”、《井》二之“瓮敝漏”遂不知其故。袽、《既济》“袽有衣袽。”盗贼、《杂卦》“巽,伏也。”故与坎同。烂、《杂卦》“剥,烂也。”烂始于巽。

寇戎、《同人》“伏戎于莽。”

病、为羸,《说文》“羸,病。”

枯、《大过》“枯杨。”

餗、马云“麋也。”未济之无妄“求麋耕田”,以无妄互巽为麋。

疑、《丰》六二“往得疑疾”、巽初“进退,志疑也。”

   坎逸象 

  为首、《说卦》“为下首”,《明夷》“得其大首”。

大首、见上。

肉、胏、《噬嗑》“噬乾肉”、“噬乾胏”、“噬腊肉。”

夫、《左传》“夫从风。”

矢、《噬嗑》九四“得金矢。”

鬼、《既济》“高宗伐鬼方。”《说卦》“坎,隐伏。”

孤、《睽》九四“睽孤。”

西、先天位。《既济》九五“不如西邻之禴祭。”

泥、《需》九三“需于泥”,《震》九四“震坠泥。”

食、《需》九五“需于酒食。”《讼》六三“食旧德。”

筮、《蒙》“初筮告”、比“原筮、元永贞。”    

离逸象  

为星、《丰》九二“日中见斗”、“见沬。”

东、《既济》“东邻杀牛。”

金、《鼎》六五“金铉”。外坚之义。

巷、《睽》九二“遇主于巷。”巷指六五离。

肤、《睽》六五“厥宗噬肤。”    

艮逸象    

为火、《旅》九二“焚其次。”

鸟、《小过》“飞鸟以凶。”《左传》“离之艮当鸟。”

鸿、《渐》“鸿渐于乾。“

隼、《说卦》“艮为黔喙。”

面、《革》上六“小人革面”。以伏艮为面。

簪、《豫》“朋盍簪。”

须、《归妹》“以须。”

祖、《小过》“过其祖。”

臣、《蹇》“王臣蹇蹇。”臣妾《遯》“畜臣妾,吉。”

角、凡《易》言角指上阳。

啄、《说卦》“艮为黔啄。”

负、《大畜》“何天之衢”。《解》“负且乘。”

寿、《说卦》“坚多节。”

贵、《随》“官有渝”。官,贵。

邑邦国、《无妄》“邑人之灾”。《坎》“王公设险,以守其国”。《中孚》“乃化邦也。”皆以艮为邑、为国、为邦。

床、《剥》“剥床以足。”

斯所、《旅》“斯其所。”

贝、《震》“亿丧贝。”金、《蒙》“见金夫。”

观、《颐》“观颐。”

视、《颐》“虎视眈眈。”

光明、《谦》“天道下济而光明。”

龟、《损》“益十朋之龟。”

西北、先天位。

天、《大畜》上九“何天之衢。”

刀剑、《萃》“君子以除戎器。”

枕、《坎》“险且枕。”

牛、《无妄》“或系之牛。”以艮为牛。

豕、《大畜》“豮豕之牙。”

夫、《蒙》“见金夫”,《比》“后夫凶。”

巢、《旅》“鸟焚其巢。”

僮仆、《旅》“得僮仆。”

终日、《豫》六二“不终日。”

谷、《井》九二“井谷射鲋。”伏象。    

兑逸象    

为月、《小畜》“月既望。”

华、《大过》“枯杨生华。”

老妇、《大过》“老妇得其士夫。”

鲁、《说卦》“兑,刚鲁”。鲁、卤通。

资斧、《旅》“得其资斧。”

井、本《井》卦,兑象。

牙齿、《大畜》“豮豕之牙。”

鸡、居酉。

燕、《中孚》“有它不燕。”

耳、《鼎》六五“黄耳。”《彖传》“巽而耳目聪明。”

酒、兑水,故与《坎》同象。

穴、《需》“出自穴。”

兵戎、《萃》“君子以治戎器,戒不虞”,《旅》“得其资斧。”

雨、《睽》“往遇雨。”   

右共一百七十余象,皆失传。为东汉易家所不知,故易解多误。兹所注但明其所本,俾阅者不至再有疑惑,若其详义皆在《焦氏易诂》中。凡注内遇此等逸象而不知其义者,可于以上各象求之。如《乾》林注:“以乾为山,为石。”乍阅之必生疑,可于乾逸象中寻之。因易林逸象过多,注中不及详说其原本,故于篇首总揭其义,以补注中所未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5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